自古以來,世界上就有許多戰爭,都是為了搶奪水資源而引發的。隨著文明生活的發展、人口的增加,我 們對水資源的需求更是有增無減。看到包裝飲用水的價格甚至比汽油還要貴,我們就可以了解水資源並不是 取之不竭、用之不盡的,隨著資源匱乏,水資費也愈來愈昂貴,國際社會如此,台灣也不例外。 你也許不知道,台灣是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缺水國家。台灣雨量雖然豐沛,但被攔蓄利用的逕流量僅約佔 年總逕流量的十八%,其餘均奔流入海,形成水資源的浪費,導致每人每年所分配的雨量僅及世界平均值的 七分之一。 面對這樣的大環境問題,以往最普遍的解決方法是興建水庫,然而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地方居民大力抗爭 ,使得大眾必須重新省思如何儲存水資源。美濃水庫即為一個好例子,大高雄地區長期仰賴高屏溪和南化水 庫提供用水,但是高屏堰和南化水庫淤積嚴重,且本地又缺乏足夠的水源,缺水將成為大高雄地區長期需面 對的問題,於是興建美濃水庫的呼聲又起。贊成者認為氣候變遷劇烈,恐怕未來旱災越趨頻繁,大高雄地區 需要長期穩定的水源,而美濃水庫是一勞永逸解決缺水的良方。反對者則認為興建美濃水庫會破壞當地生態 環境,威脅當地聚落人民安全,且難保美濃水庫不會重蹈嚴重淤積的問題。上述兩方各有說法,另水利署前 任署長黃金山則表示,要留住雨水,不一定非得建水庫不可。台灣的外型像番薯,這樣的外在形象已深入人 心,然而如今我們這顆番薯即將面臨脫水危機,實在是十萬火急,各位小尖兵能夠考量多重因素、參照多方 觀點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解決方法嗎?請靠你我的力量讓我們的番薯再度ㄉㄨㄞ起來吧! |